如何取得死亡證明書

因病去逝之家屬可逕向診病之公私立醫院或診所開具死亡證明書,如醫師不願開證明書〈因送到醫院前已斷氣或其原故〉時與意外死亡者〈如車禍、溺水、災難、兇殺等〉,則需報請檢察官與法醫驗屍後使開立,家屬持死亡證明書向各鄉鎮市公所及戶政事務所辦理登記始能入殮。

死亡證明書,建議開立10份

用途:戶政事務所、殯儀館進館、埋(火)葬許可申請、靈骨塔公墓地使用、終止每一存款(摺)、終止每一保險受益人給付(公保、農保、勞保、軍保、國民年金及私人保險等)。

辦理申請【火葬使用許可證】所需附證件

  • 申請程序:逕向火化場所在地之鄉鎮市公所民政課申請。
  • 申請人應備文件:
    *申請人身分證、印章。
    *檢附死亡證明書。
    *繳納申請使用之規費。
  • 立即發給火葬許可證。

如何辦理除戶申請

親人死亡後,應於30日內向死亡者戶籍所在地辦理死亡(除戶)登記,將亡者的戶籍除去。

辦理死亡(除戶)登記之申請人

  • 配偶、親屬、戶長、同居人、經理殮葬人、死亡者死亡時之房屋或土地管理人。
  • 申請死亡宣告者或利害關係人。
  • 被執行死刑或在監獄、看守所或其他收容機構內死亡,而無人承領者,由監獄或看守所或其他收容機構通知戶政事務所為死亡登記。
  • 因災難死亡或死亡者之身分不明,由警察機關查明通知戶政事務所為死亡登記。
  • 受委託人。

辦理死亡(除戶)登記應繳附證件

  • 死亡證明書(或相驗屍體證明書,或死亡宣告判決書)。
  • 當事人(即死亡者)戶口名簿、身分證。
  • 當事人(即死亡者)配偶之身分證及相片1張(若無配偶則免)。
  • 申請人身分證、印章。
  • 在大陸地區死亡者,其死亡證明書應有海基會驗證。
  • 在國外死亡者,有關外文死亡證明文件均須經我駐外館處或政府認可之機構驗證。並翻譯成中文後,經我駐外館處或外交部或法院或民間公證人驗(公)證。
  • 委託他人申請辦理者,應繳附委託書及受委託人身分證、印章(大陸做成之委託書應經海基會認證,在國外做成之委託書須經我駐外館處驗證)。
  • 以利害關係人身分辦理申請者,應繳附利害關係證明文件。

辦理申請【公立納骨塔(堂)使用許可證】所需附證件

  • 先至納骨塔現場選定塔位後,再至納骨塔所在地之鄉鎮市公所提出申請。
  • 申請人應備文件:
    *申請人身分證、印章。
    *檢附死亡證明書及除戶謄本正本。
    *繳納申請使用之規費。
  • 程序:逕向納骨塔(堂)所在地之鄉鎮市公所民政課申請。
  • 立即發給納骨堂使用許可證。

請問我想瞭解治喪的過程與費用,該如何進行?

可以與我們專業禮儀人員約定一時間、地點,會由禮儀人員為您解說服務流程與相關費用問題,此諮詢規劃服務完全不收任何費用,您可以放心。

能不能提供我們一份服務內容及價格表作為參考?

當然可以,靜思生命禮儀公司本著公開、透明的企業精神,會提供葬儀服務流程及治喪工作書供家屬參考,並由雙方確認內容後簽定合約,絕對保護消費者權益。

喪葬費報價好像比別人還要貴?

公司的報價都必需要據實向家屬報告,不能事後以各種名義(紅包、茶水費、點心費)胡亂加價;而且公司答應家屬之服務內容與治喪用品,都必須與內容相符,不得事後更換,加上公司服務人員的服務品質較高(隨時提供服務,不用家屬奔波勞累),而且會站在家屬實際需求,去為家屬省掉一些不必要的流程與費用(陣頭、高價位骨罐);所以事實上服務圓滿後,整體的費用一定合理,而且能滿足家屬實際需要。

親人往生了,應如何辦理後續的喪葬事務?

公司的禮儀人員於大體安置及豎靈完成後,將與家屬們討論確定選擇宗教屬性辦理方式、追思(出殯)及火化日期,會以治喪規劃書詳細告知家屬應準備與注意事項待家屬充份休息完畢,並展開治喪協調請主事的家屬坐下來談,商討規劃治喪流程及【費用總計表】並提供後續諮詢服務。

要以什麼儀式來辦理喪葬?

一般而言是以往生者生前的宗教信仰或照家屬的宗教屬性來辦理,例如有無吃齋、念佛,生前有無皈依,或是往生者是否有加入宗教團體(一貫道、教會、日蓮教、…等等。) 提供後續諮詢服務。

往生八小時內不得移動往生者的意義為何?

醫學證實,人的聽覺在往生八至十二小時後才消失,另佛教界認為人平均在往生八小時後,才神識分離,故在往生八小時內,由師父或助念團師兄(姐)在旁助念,以幫助往生者安心的放下一切並期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如何拜飯

當親人已被安置鋪著庫錢、銀紙及生前用品的棺木,封棺大殮後,翌日清晨家屬就要為死者準備「孝飯」,又稱「奉飯」,亦即待亡者的餐飲與生活作息彷如生前一般,於黎明後供盥洗用具、早餐、香、銀紙;黃昏時再上香供其晚餐。如此直到滿七或百日結束為止,才改為初一、十五晨昏各拜一次;直到對年才不再供膳祭拜;到了合爐後,則依年節祭祀的方式。

治喪期間家屬應該注意什麼事項?有什麼喪禮禁忌?

  • 無必要請勿進出別人家裡、廟宇及婚禮宴客,守喪期間要穿著素色服裝及不得嬉鬧。
  • 在自宅守喪應保持家中電燈開啟,且不要使用掃把掃地。
  • 有人前來靈前祭拜家屬需站於兩旁點香、答禮,並請往生者保佑前來弔唁之人平安順利。若親戚長輩(伯叔姨舅嬸…)前來弔唁時,家屬須於門口跪接(叔、伯、舅)以示尊敬並跪於兩旁 答禮。
  • 若家屬治喪期間欲吃齋,請考慮幼兒是否能適應,吃齋應是發自內心自願,而不是強迫參與。
  • 將身上飾品全部去除.不得濃妝豔抹。
  • 訃聞在寄送出時不可寫收或啟。(有收有啟必有回)

如何辦相關喪葬補助的申請?

公司可提供有關喪葬補助或之相關規定給家屬參考,如甲、乙級貧民救濟金及勞、農、漁、公保喪葬補助金等或視狀況轉介社會資源協助幫忙。

亡者財產存款等如何辦理,遺產稅如何申報?

依照遺產稅法規定,本公司提供相關法令以供家屬隨時諮詢。

何謂棺木打桶

傳統封存遺體的方式,由禮儀公司服務人員於入殮後以專業用樹脂將棺縫密封,使其不透氣而停柩於屋內。
現今多用冷凍方式將遺體冰存,待出殯前夕再舉行入殮、封棺儀式。

入殮完成後,棺木能不能再打開?

依一般習俗,在入殮後就不便再打開棺木,而且遺體變化的程度也不適合再供家屬瞻仰。

入殮需放什麼物品進棺木中?可以放相片、衣服讓往生者帶走嗎?

入殮時棺木底部可鋪上淨香粉及棺底被,並準備銀紙及庫錢作為隨身庫。同時需準備蓮花金銀紙置於亡者腳底,好讓亡者腳踏蓮花。而置於棺木內的物品除亡者隨身衣服外,會依照各地區喪葬禮俗的不同而擺放不同的陪葬品(棺內物),例如放置紙扇、髮梳、紙人、心鏡、珍珠、嘴銀等物品。家屬可放置往生者生前喜愛的相片或物品進棺木中,但如果選擇火化請勿放置危險物品及不易火化的東西,一切從簡為優。

入殮時犯沖的家屬要不要參與?

  • 可參與,但在入殮與蓋棺時等犯沖時,禮儀人員仍會請所有人員不要在場,以免有所問題產生。
  • 依習俗若著喪服時,就無沖煞。

家裡有懷孕的親屬,如何避免犯忌?

公司的禮儀師會量製棺木長度的紅砂線供懷孕的親屬繫於肚子上,請孕婦保留此紅線,於治喪期間綁於肚子上。(儀式完後用紅包袋裝起來收好,並於小孩出生後繫於小孩身上,便於日後小孩較好教養)

何謂棺木打桶

傳統封存遺體的方式,由禮儀公司服務人員於入殮後以專業用樹脂將棺縫密封,使其不透氣而停柩於屋內。
現今多用冷凍方式將遺體冰存,待出殯前夕再舉行入殮、封棺儀式。

喪服的穿法

台灣的喪服,淵源於我國的喪禮和喪服。自古孝眷應依尊卑長幼之別,恩義愛情之厚薄,於一定期間居喪,表銜哀悼之意。所規定的行為,稱為服喪。
居喪者並應於喪期中穿著一定的服飾,謂之喪服之制。現今國內的孝服以麻與苧兩種,服制上衣為「哀」,下衣為「裳」,在頭曰「頭致」,在腰為「腰致」。

喪服的區別以及制服圖例

治喪期間遇祖先忌日可以祭拜嗎?

居喪期間未出殯之前,不可以過節日,遇祖先忌日也不作。出殯後有祖先忌日則如往日祭拜,但過節(如清明、端午、中元、冬至、除夕)祭祖時,必須提前一日中午祭拜新亡者,翌日再祭祖,拼掃大廳。

做七類別與目的?

做七區分為頭七(孝男)二七(媳婦)三七(女兒)四七(女婿)五七(內孫、女)六七(外孫、女)滿七(孝男)。客家禮俗四七為女兒七,做七的目的,作功德迴向-家屬跟隨著師父頌經迴向給往生者,家屬得六分亡者得一分功德-主要是希望往生之親人能過王順利,另有懷思的意義。佛教界說法是人在往生後每七天,有一次因緣可以投胎,藉由做七誦經來規勸亡者不要執著於世間。但現今因工商社會,加上治喪期間縮短,所以建議家屬由禮儀師依家族成員及時間來做規劃。

在晚上作功德法事,但會不會影響到鄰居?

根據殯葬管理條例第53 條規定-殯葬服務業或其他個人提供之殯葬服務,不得有製造噪音、深夜喧嘩或其他妨礙公眾安寧、善良風俗之情事,且不得於晚間九時至翌日上午七時間使用擴音設備,所以本公司承辦禮儀師會提醒宗教師夜間盡量勿使用擴音設備,免影響鄰居。

頭七法事家屬應該準備什麼東西?

公司有給家屬一份治喪規劃書,裡面有一頁是祭品準備單,家屬可參照內容去準備(或依照當地習俗來準備),其他事項會由禮儀師協助家屬進行。

圓滿法事家屬應該準備什麼東西?

公司有給家屬一份治喪規劃書,裡面有一頁是祭品準備單,家屬可參照內容去準備。另外若依習俗,亦可燒一些庫錢、往生者衣褲、銀紙、蓮花、紙厝等。

藥懺功德是什麼?

現代人大多因病痛而往生,故在圓滿時會準備簡單的藥包,以炭火熬煮,再經道士(師父)誦藥師經之類經文,希望藉由此儀式,祈望亡者能無病痛的離開世間。

信仰佛教的,要不要燒庫錢、銀紙、紙厝?

佛教界不鼓勵燒庫錢及紙厝,但如果是習俗、或長輩親友意見因素,可由禮儀師做協調,但仍建議適量即可。

燒庫錢/紙厝的目的與意義?

  • 依道教習俗,人在出生時,有向庫官借錢,故於死後須繳還庫官,因十二生肖的每一生肖借的錢都不一樣,且古代是以擔為單位,現代人不知道如何換算,再者念故父母兄弟或夫妻,在冥界短欠使用,利用此機會焚化寄託新靈轉交。故都盡可能燒很多,但其對燒庫錢並無一定數量,只要誠心就可。
  • 燒紙厝的目的是要讓往生親人在陰間有房子可安居。
  • 燒庫錢、紙厝只是安慰在世人的心理,基於環保與經濟觀點不並不鼓勵家屬花太多的金錢在此。亦可將其以往生者名義轉為慈善公益活動,如此對往生者迴向功德幫助更大。

什麼是銘旌旗?有什麼作用?

現今通俗上製旌者為:父母亡故者,子女製旌以顯後世稱<靈旌>,不必具名。
岳父母亡故時,為婿者係半子,製旌者希望妻族日後出人頭地,故稱<銘旌>。

封釘儀式是什麼?一定要作嗎?

當亡者為女性時,入殮前,需通知母舅到場,並由母舅親自檢視,確定不是遭受虐而亡後,方得由母舅親手封釘棺木。
那是古代無檢察官制度所遺留下的喪禮習俗,現代醫學發達,較不易產生死因不明的情況,但是仍有地方於出殯日當天,由司儀帶領說好話,由母舅象徵性進行封棺儀式,以代表對亡者兄弟姐妹的尊重;而亡者為男性時,亦有人請家族中耆老進行封棺儀式。此儀式亦可省略不做。

 

洗淨目的與意義?

喪事圓滿後,宗教師並會陪同至左鄰右舍以大悲水或符咒水洗淨,藉以消除治喪期間所有不吉祥之晦氣,象徵喪事已圓滿結束,晦氣盡除。

什麼是安神主?如何進行?

將亡靈的神主牌位請回家中安奉祭拜,稱作安神主。亡者的神主牌位大多安置於歷代祖宗牌位旁,但是需斜放,代表不得與祖宗牌位平起平坐。安神主的祭品由於家眷帶孝,大多需由鄰居代買(由沒見刺的人代買-在入殮前沒有見過大體之人)。祭品放好後,並由道士(師父)帶領家屬誦經安靈,完成後焚燒金、銀紙,並貼上新的門聯,象徵家庭新的開始。

神主牌位應如何安置?

一般神主牌位大多由兒子請回家中供奉,並於初一、十五準備鮮花、素果祭拜,於對年當天或後擇一日進行合爐,將新靈神主牌位後新靈的姓名、生歿日,登記於歷代祖宗牌位內,並將原神主牌用金、銀紙化掉,再將新靈香爐中的香灰撥一點到宗祠牌位的
香爐內,稱為合爐。

若新靈牌位無人祭拜,塔位及神主牌位則可供奉於同一地點。詳細流程會由禮儀師為家屬安排。

出殯後我們家屬應注意什麼事項:

依照傳統喪葬習俗有以下應注意事項:
婚嫁喜事,應趕在百日內或者對年後;遇節日不過節-遇年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祭祖時應提前祭拜亡者。遇年節、端午節日勿自行包粽子及蒸年糕,需由出嫁女或親戚餽贈之,因禮尚往來,須以象徴吉祥的糖包或味素等酬答。每日早晚上香至百日,每逢初一、十五早晚拜飯至對年。 (在習俗上,未對年時稱之不乾淨,如須參加婚喪喜慶須包禮金時,可以請朋友代包,事後再以現金歸還朋友即可)。

百日及對年時,應準備什麼東西,做什麼事?

公司會在百日及對年前,以專函通知家屬,內容有祭拜日期與祭品準備項目及數量,藉以提醒家屬追思往生之親人,當然若家屬若有問題,也可以撥0800-054-580諮詢電話,或與承辦禮儀師尋求協助。

淨符的功用

「淨符」又稱淨身符,廣用於民間,主要功用在於除人們身上沾染的穢氣。例如:人們在來往喪葬處所沾染的污穢之氣,需用淨符予以淨身去除,另外淨符亦可平日帶身保平安。一般服喪之家屬在往生者出殯返家後,都備有一大桶淨符水以供親戚朋友擦拭,去除穢氣。

「淨符」的使用,一般請注意下列事項:

  • 淨符水即是將淨符火化之後置於水中〈一桶水一張淨符即可〉,可沐浴、亦可擦拭,擦拭時不需脫衣,由頭至腳擦拭。
  • 淨符若需對折,注意要背面對背面對折,即咒語要在外面。
  • 淨符攜帶時,最好用紅紙包妥後攜帶。